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信息 > 调查分析
2017年镇江市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6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大小:【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显示,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69元,同比增长9.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86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4元,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保持2.00:1

一、收入增长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416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5.0%,比上年增加1982元,增长8.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8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619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578元,增长8.3%

(二)经营净收入缓速增长。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462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4.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人均经营净收入增加342元,增长6.7%,增速下滑3.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803元,增长6.1%,增速下滑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863元,增长7.5%,增速下滑3.5个百分点。

(三)财产净收入比重逐年提升。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016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11.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比2016年和2015年分别提高0.20.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249元,增长11.0%,增幅位于四项收入之首;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848元,增长10.6%

(四)转移净收入较快上涨。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52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2.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人均转移净收入增加460元,增长11.3%,增幅高于可支配收入2.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715元,增长1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435元,增长12.2%,增幅位于四项收入之首。

(五)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略有扩大。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按从低到高五等分组看,低收入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1元、中低收入户32228元、中等收入户40608元、中高收入户51441元、高收入户88441元,家庭可支配收入高低收入比由上年的3.96:1扩大至4.00:1;农村居民五等分组依次为低收入户11077元、中低收入户16514元、中等收入户20487元、中高收入户25178元、高收入户44565元,高低收入比由上年的4.00:1扩大至4.02:1

(六)收入水平居全省第五位。2017年,镇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45元,其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64元和3566元;从全省13个市看,镇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苏州(50603)、南京(48104元)、无锡(46453元)和常州(41879元)之后,居第五位。

二、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2017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各种挑战,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两聚一高”,全面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大力提升经济源生动能、内在活力和质量效益,全年经济呈现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5.36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6.0%8.8%

(二)就业率稳步提升。2017年,为塑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城乡就业率,政府各级部门开展了“春风行动”、农业技能培训、“暖企惠民”大走访等活动,着力解决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创业问题。调查显示,201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26万人,增长3.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2%,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保持较低水平。

(三)政策引领保障工资收入增长。调查显示,65%的居民收入来源于工资性收入,保障工资性收入的良性增长直接关系到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20177,镇江市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的1770元调整到1890元,增加120元,增长6.8%;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7/小时。同月,市人社局发布2017年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9%,增长下线为4%一系列新工资政策的实施,确保了职工工资水平的稳步提升。

(四)政策帮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17年,镇江市委市政府为给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在2016年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总费率的基础上再次下调失业保险费率。下调后,失业保险费率由1.5%下调为1%,全市企业预计全年少交9500多万社保费,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职工收入增长。

(五)多样化理财方式助推财产性收入走高。一是金融理财产品便捷化发展,居民可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APP直销银行快速理财,拉动利息收入增长。调查显示, 2017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2.67亿元,同比增长5.5%二是随着土地确权、农村经营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拓宽;三是房地产市场形势较好,商品房出售价格和二手房出租价格均有所增长,居民虚拟租金和房租收入相应增长,调查显示,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虚拟房租收入增长16.6%、出租房屋收入增长13.3%

(六)各类养老保障普调。2017年,全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收入再次上涨,调整后,全市人均养老金2226元,增长7.1%;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略有增长,最低标准由每月115元调整至130元,增长13.0%。全市各地被征地农民补贴标准均有不同调整,其中市区老龄段补贴从688元增加到了721元,增长4.8%

(七)民生帮扶投入加大。2017,镇江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6.59亿元,增长7.4%。其中民生类支出279.16亿元,增长9.0%。一是提高低保标准。20177月起,全市城乡低保标统一提高至655元,人均增加30元,增长4.8%。二是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调整为470/人,比去年增加了45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障水平,减少了个人医疗支出。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2017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低于2016年的9.3%2015年的9.6%;工业增加值回落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回落11.3个百分点等。实体经济投入不足,如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

(二)增收政策调整幅度降低。市人社局资料显示,2017年出台的增收政策调整幅度走低,增收效用递减。其中:全市企业离退休金增长7.1%,增幅创近年来新低,低于20168.1%2015年的11.6%2014年的12.8%;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1890元,仅增长了6.8%,低于上年的8.6%

(三)富民政策效果不明显。为全面落实江苏省“富民增收政策33条”,镇江市先后出台了《镇江市富民增收实施方案(20172020)年》(镇发[2017]19号)、《关于开展十项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镇农发[2017]81号)等文件,但目前仍处于各类方案及意见实施的起步阶段,增收效应尚未突显,效果不明确。

(四)家庭农业经营状况堪忧。一是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总产下降,粮食收购价下降、种植成本的上涨,种植收益普遍下降。二是根据全省“263”专项行动,全市累计关闭禁养区养殖场741家,畜牧业产能下降明显;三是生猪出栏、鸡蛋、畜禽等出售价格下跌,养殖户利益空间被压缩;四是农业补贴分配方式有所改变,普通农户补贴收入有所减少,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

四、几点建议

(一)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抽样调查显示,用工成本高、市场需求不足和创新能力弱是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税收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贷款、提供社会化服务等,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引导企业加大有效的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扩大盈利空间,为居民增收提供经济基础。

(二)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联合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培养有效人才;实施就业帮扶政策,给年龄大、技能弱、有就业困难的居民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发展个体加工业、服务业等,提高就业困难群体或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率。

(三)提升农业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建设高质量农业品牌,推进绿色、有机、特色农业,扩大对农业品牌的宣传;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发挥聚集效应,发展高新、高效、高端农业;有效改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各项补贴落实到位,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四)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帮扶低收入群体增收。强和规范企业工资上涨劳资协商制度,稳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物价上涨水平,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等的增长机制。结合百村万户达新标、“暖企惠民”大走访等活动,完善扶贫兜底政策,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征地农民补贴、物价补贴、失业保险等各类社会救济水平,保障救济到位,同时尽可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打印本页】【加入收藏【关  闭】
Copyright ? 2016国家统计局bet365不能提款.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bet365不能提款 电话:0511-89666616
苏ICP备10205253号-1